曙海教学优势
曙海培训的课程培养了大批受企业欢迎的工程师。大批企业和曙海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曙海培训的课程在业内有着响亮的知名度。
本课程,秉承二十一年积累的教学品质,以项目实现为导向,老师将会与您分享设计的全流程以及工具的综合使用经验、技巧。
MSC Nastran有限元分析培训大纲
1.1 Nastran程序的历史
1.2 MSC.Nastran程序的组织构架
1.3 MSC.Nastran程序的参考文献
1.4 MSC.Nastran前后处理软`件MSC.Patran
1.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6 有限元模型的处理
1.7 MSC.Nastran的分析功能
1.8 MSC.Nastran的输入文件
1.9 MSC.Nastran初步
1.10 模型数据
1.11 执行控制
1.12 杆系结构例题
MSC.Patran开发环境
2.1 智能环境
2.2 正确使用有限元分析工具
2.3 环形板实例
2.4 悬臂梁实例
2.5 内压厚壁球壳
2.6 受内压圆筒径向接管结构
2.7 加筋板动态分析
工程力学的基本关系
3.1 连续介质力学
3.2 运动学关系
3.3 应变
3.4 曲面上的应力矢量
3.5 应力分量
3.6 本构关系
3.7 平衡条件——牛顿力学
3.8 虚功原理
3.9 弹性理论解
3.10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3.11 二维弹性理论
3.12 梁理论
3.13 小挠度的板理论
3.14 矩形板的小挠度解
3.15 圆板对称弯曲
3.16 板的大挠度
3.17 柱形壳
3.18 承受轴对称载荷的旋转壳
3.19 壳体变形状态和有限元方法
变分原理及近似理论
4.1 虚功原理
4.2 余虚功原理
4.3 小势能原理
4.4 小余能原理
4.5 广义原理
4.6 Hellinger-Reissner原理
4.7 变分原理之间的关系
4.8 近似理论
4.9 简支梁的Rayleigh-RitZ解
有限单元公式
5.1 有限单元公式的位移表达
5.2 轴力杆单元ROD
5.3 确定刚度方程的步骤
5.4 弯曲梁单元的刚度矩阵
5.5 铁摩辛柯梁单元的静态刚度矩阵
5.6 轴向拉力下的铁摩辛柯梁的横向振动
5.7 轴向拉力和绕轴旋转下扭曲的铁摩辛柯梁的横向振动
5.8 形函数和基函数
5.9 板单元基函数
5.10 等参数单元
5.11 数值积分
5.12 杂交公式
5.13 板壳单元
5.14 实体单元
5.15 单元刚度自锁
5.16 单元刚度的形状敏感度
5.17 减低积分和伪模式
5.18 对自锁的进一步处理
5.19 铁摩辛柯梁的矩阵
MSC.Nastran中的结构单元
6.1 引言
6.2 单元定义
6.3 标量弹性单元ELAS
6.4 杆单元ROD和管单元TUBE单元
6.5 常截面弯曲梁单元BAR
6.6 变截面弯曲梁单元BEAM
6.7 曲线梁单元BEND
6.8 剪力板单元SHEAR PANEL
6.9 壳体单元
6.10 曲壳单元
6.11 实体单元
总体分析过程
7.1 总体刚度矩阵
7.2 局部与总体坐标系
7.3 单元刚度矩阵的转换
7.4 结构自由度指定
7.5 标量自由度的定义
7.6 坐标系
7.7 节点
7.8 外部和内部自由度
7.9 位移集
7.10 多点约束MPC
7.11 单点约束SPC
7.12 静态凝聚(OMIT和ASET)
7.13 自由体支撑
7.14 柔度到刚度的变换
有限单元的精度与性能
8.1 单元性能
8.2 *值失败
8.3 单元形状的影响
8.4 测试结果概要
刚性单元和约束单元
9.1 刚性单元和约束单元
9.2 拉伸约束
9.3 两节点间的刚性连接
9.4 刚性三角约束单元
9.5 一般刚性约束单元
9.6 弹性约束单元
9.7 加权平均约束单元
材料属性
10.1 各向同性材料
10.2 二维单元的各向异性材料
10.3 二维夹层单元的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10.4 三维单元的各向异性材料
10.5 弹性常数的变换
10.6 与温度相关的材料
10.7 材料属性表
10.8 复合材料
外载荷
11.1 节点集中外力
11.2 由分量定义的力矢量
11.3 由两点定义的静态力和力矩
11.4 由矢量又积定义载荷矢量的方向
11.5 作用在标量点上的载荷
11.6 弯曲梁单元上的分布载荷
11.7 均匀分布压力PLOAD2
11.8 非均匀曲面力PLOAD4
11.9 重力载荷
11.10 由于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引起的静载荷
11.11 组合载荷
11.12 强制位移
11.13 强制变形
11.14 热载荷
11.15 节点温度
11.16 杆单元和梁单元的温度场
11.17 二维单元的温度场
静力分析
12.1 系统矩阵
12.2 约束和静凝聚
12.3 静载荷
12.4 惯性释放
12.5 数据还原
12.6 输入说明
12.7 分析结果输出
12.8 致命错误
12.9 节点奇异性处理
12.10 节点重量生成模块
12.11 例题说明
12.12 均匀分布载荷下的悬臂梁
12.13 简支加筋板
12.14 三维挂钩
用超单元模拟部件
13.1 超单元和建模
13.2 部件求解
13.3 定义超单元
13.4 MSC.Patran定义超单元的方法
13.5 超单元问题的例题
对称和循环对称
14.1 引言
14.2 结构物基本对称型态
14.3 基本理论介绍
14.4 数据输入
固有模态分析
15.1 动力学系统方程
15.2 特征值问题
15.3 系统的质量
15.4 实特征值的提取方法
15.5 矩阵减缩法
15.6 简支矩形板的模态分析
微分刚度和屈曲分析
16.1 大位移公式
16.2 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
16.3 棱形杆的几何刚度
16.4 板弯曲的几何刚度矩阵
16.5 屈曲分析
16.6 考虑微分刚度的固有模态和频率
16.7 线性屈曲例题
16.8 弧长法
16.9 后屈曲
热传导分析
17.1 材料热性质
17.2 热载荷和热边界条件
17.3 有限元模型
17.4 热分析
17.5 后处理
17.6 例题